春聯的由來

      在〈春聯的由來〉中尚無留言

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讀者,一看就知道:以上是一幅典型的中國「春聯」。在中國,每當春節的前一天——除夕,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邊,貼上一幅鮮紅的春聯,春聯上以文字書寫著不同的內容,全是喜慶賀年的吉祥語句,因了一副喜氣洋洋的春聯,給貼春聯的人家平添了不少年節的喜氣,也給整個春節增加了不少歡樂祥和的氣氛。

對中國古老悠久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傳統文化抱有濃厚興趣的人們來說,「春聯」文化是不可不了解的內容之一。

「春聯」文化是不可不了解的內容之一

了解「春聯」,先得從了解「對聯」開始,因為「春聯」是「對聯」的一種。

對聯 ,雅稱「楹聯」,俗稱對子,自古以來,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紙、布、竹子、木頭、柱子、石崖等都有著它的身影,它的特點是:語句對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撰寫時最起碼需具備:上下聯字數相等且互相對應,語言精練,寓意深遠。它的種類分為春聯、壽聯、喜聯、……等等。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而春聯,以其簡練精巧的文字描繪著美好的意象,抒發出美好的願景,是咱們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也是世界華人們慶春節的重要儀式之一。

說到「春聯」,就必須提到「春節」,因為「貼春聯」緣起於春節喜慶的大背景。春節,位居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首,更是中華民族「百節之首」,是一年裡所有節日中最盛大、最隆重、普天同慶的喜慶日子。春節期間,華夏大地春風暖,神州無處不歡歌。甚至在世界各地,只要是有華人存在的地方,只要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春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節日,在這一節日裡,人們即使遠在天涯海角,再是山高水遠,千里迢迢,都會儘可能地趕回家裡和親人團聚,以表達對未來一年親人團聚、親情永久的熱切期盼祝願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節已然成為中華民族永恆的精神支柱,說它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實不為過。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多種多樣,而「貼春聯」,就是其中之一。每當春節臨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穩重端莊鮮艷,表達每家每戶對新年的美好願景與展望。據說,歷史上「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後主孟昶親手寫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到了宋代,「春聯」被用在楹柱上,後人名曰「楹聯」;再到明代,因了當時帝王朱元璋的提倡,春聯的聯語形成了用黑色的毛筆字或用金粉蘸寫的金色字,使「貼春聯」這一習俗,歷經歲月洗禮,至今廣為人們接受、經久不衰的良俗風尚。

發佈留言